服务热线
010-57895631
发布时间:2009/7/8 15:47:00 发布人:admin
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需根据不同的情况,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处理。尽管管理的手段很多,但经过分析归类,可以归纳到三个方面:“法”、“理”、“情”。我们从这三个方面入手,可以较快地掌握管理方法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,做到以法治人、以理服人、以情动人。
何谓管理,此概念一出,相信会众说纷纭,各执一词。最通俗的解释就是“管人+理事”。不论如何阐述,我们都需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,明辨管理的法理情。
一、首先,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
(一)管理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的艺术
管理者率领的是一个团队,面临工作任务时,更多的需要指挥、协调下属完成,而不是自己去完成。管理者虽然需要冲到第一线身先士卒,但并不需要包打天下。明确“管理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的艺术”,可以帮助管理者养成“一群人做事”的习惯,带出优秀的团队。
(二)管理者要严于律己,先正己身
管理者对下属提出要求,希望下属完全遵守,这是必要的。但前提是管理者要严于律己,先正己身,要求别人做到的,自己首先要做到。古代有名言:“己身正,不令而行;己身不正,虽令不从”。我们不能想象,管理者要求员工开会时按时到场,而自己经常迟到,“准时出席的会议”要求还能够实现。
(三)管理者就是服务者
管理者是指挥者,管理者更是服务者。管理者需要为下属服务,为下属创造工作条件。如下属提出工作支持的要求,按如下原则去处理:要求合理并且企业有条件满足的立刻办理;要求合理但企业没条件满足的作出解释;要求不合理企业也没有条件满足的要给予理解。
(四)管理者要谨言慎行
管理者要管好自己的嘴,谨言慎行。
1、要有保密意识
对不该下属知道的事要坚决保密,而不是炫耀自己知道的多。
2、不要随意承诺
如:普通员工可以大声说:“明天放假一天!”大家都会说那是一句玩笑。管理者就不可以,因为说了做不到,就会出现问题。管理者必须明白:说了一定要做到,做不到一定不说!时刻牢记:“干部说话不自由”。
(五)管理者的三大作风
1、领导作风平易近人。管理者是领导,与下属有职位的差别,但那只是分工的不同,需要有平易近人的作风,不可以摆架子,自命不凡。
2、工作作风雷厉风行。管理者要有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,带动下属优质高效的工作。
3、生活作风严谨自律。在这个五光十色的现代社会,更需要管理者有严谨的生活作风。试想:生活作风随意的人,怎么可能有严谨的工作作风?
(六)管理者要能够承受压力
管理者承受着比普通员工大得多的工作压力。而且这份压力很难找到人倾诉,更多的时候是自己承担。因此管理者要比普通人坚强,时刻保持心理健康,要能够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。
(七)不贪下属之功
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,当管理者率领的团队创造佳绩时,不要把功劳都归在自己身上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!这个时候更应该表扬下属的工作努力及创造力,这样符合工作的实际情况,更能激励团队创造更大业绩。
(八)每个人的言行都代表了企业
在对外交往中,企业的员工不分职位高低,他(她)的言行都代表了整个企业。比如张三在外面做了一件错事,人们不会说张三做了错事,而是说××企业的张三做了一件错事。正因为每个人的言行都代表了整个企业,所以要珍惜企业荣誉,通过正面的言行为企业增光添彩。
(九)贬低别人就是贬低自己
工作中同事间会产生矛盾,这是很自然的事。不管矛盾多深,都不可以贬低同事。因为贬低别人影响团结。而且别人是自己的同事,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同事那么坏,自己又能好到那里去?所以贬低别人就是贬低自己,不可为。
二、管理方法的解析
尽管管理的手段很多,但经过分析归类,可以归纳到三个方面:“法”、“理”、“情”。我们从这三个方面入手,可以较快地掌握管理方法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。
(一)“法”
指法规、制度,如作息制度、薪酬制度、奖惩制度等。这是企业的法律,是企业管理实施的依据。
“法”的工作实例:
一位由企业高层的熟人介绍进入企业工作的员工,要求不经过试用期考核,直接成为正式员工。碍于情面,企业高层不好直接拒绝,由人力资源部进行处理。人力资源部出示新员工试用规定,拒绝了不合理的要求。在此,“法”体现了公平、公正,保障了企业管理的正常进行。
(二)“理”
&